
2025 年 8 月 14 日,“2025 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隆重召开。大会以 “绿氢赋能 协同共赢” 为主题,吸引近 600 位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界的领导、院士专家、行业领袖及产业精英齐聚,围绕政策落地、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前沿技术成果与战略布局,彰显行业领军企业责任担当。
阳光氢能
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创新与数智变革
阳光氢能是国内少数兼具碱性与 PEM 制氢技术的氢能装备龙头企业,已形成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氢系统成套解决方案。我会常务副会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超才在演讲中分析了当下绿氢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柔性制氢系统具备更快响应能力、更宽负荷操作范围、更高运行效率,且在电网友好性、运维友好性上表现突出,可实现与风、光、储、网等多种能源形式,以及绿电制氢、氢储能发电、绿色化工等多种应用场景的柔性融合。此外,公司开发的智慧氢能管理系统通过一体化系统集成管理及系统间联动控制,能提升制氢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量管理模块可根据风光出力情况、上 / 下网要求及用氢需求,实现风、光、储、网 “能量调度” 与 “产能调度”;集群控制功能借助在线模型分析、智能投切及功率分配策略,缩短启动时间,提高制氢场站综合能效和运行寿命。目前,该公司产品已应用于能源电力、石油工业、交通等多领域,助力相关行业实现深度脱碳。未来,阳光氢能将持续引领柔性制氢及电氢耦合技术,推动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为 “碳中和” 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内蒙古华电氢能
破解绿氢消纳之困,共绘氢能美好未来
中国华电将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打造发展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积极培育并推动氢能 “制储输用” 全产业链布局,现已成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我会常务副会长、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新宇表示,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在他看来,低成本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实现 “从源头到终端” 的全环节降本,是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努力的 “系统工程”。作为自治区氢能产业链 “产销一体” 的排头兵,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以 “源头直连管网” 重构产业逻辑的发展新思路,正持续推动达茂旗 100 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达茂旗至包头市区长距离输氢管道等项目落地实施。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 “双碳” 目标引领下,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未来能源,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成为推动能源结构绿色变革的关键力量。2025 年,我国氢能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的战略节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政策引导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下,产业生态加速构建,形成 “制储输用” 全链条协同发展格局。内蒙古自治区凭借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与产业先发优势,已建成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30 兆瓦级纯氢燃机示范工程等标杆项目,贯通绿氢制取 — 储运 — 应用全流程,成为全国氢能产业创新与示范的核心承载区。
此次大会由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包头市人民政府指导,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支持,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
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秘书长李建国、会员部部长张明明出席此次会议。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蒙发国富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鄂尔多斯市国盛利华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双良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元氢科技有限公司;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英特利电气有限公司;协会会员单位慕帆能源科技 (赤峰) 有限公司、山东奥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均派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