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三届中国氢能装备与电解槽产业大会
大会时间:2025年6月10日
会议地点: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
主办单位:《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联合主办单位: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
6月10日,2025第三届中国氢能装备与电解槽产业大会在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网主办,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协办。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会长丁文祥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
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会长丁文祥
政企学研共聚,共商氢能发展
大会汇聚行业核心力量。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先进能源处副处长崔超、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夕光出席并作开幕致辞。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出席并发表演讲。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网总经理卢子倩,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氢能智库专家、俊瑞集团董事长田生军等也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秘书长李建国参加会议。
《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网总经理卢子倩发表致辞
俊瑞集团董事长田生军发表致辞
内蒙古:能源基地的绿氢雄心
丁文祥会长在致辞中首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重点阐述了内蒙古发展氢能产业的重大战略意义——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重要使命的关键举措,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会长丁文祥发表致辞
丁文祥强调内蒙古发展氢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资源禀赋突出:丰富的煤炭、天然气、风能、太阳能资源为氢能产业提供坚实基础。
产业基础扎实:传统能源化工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有力支撑氢能产业延伸拓展。
政策引领,项目落地,产业链日趋完善
丁文祥详细介绍了内蒙古氢能产业的最新进展与规划:
政策体系完善: 出台《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等政策,并将氢能纳入“十五五”规划。
项目加速布局: 已批复44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其中建成4个(绿氢产能3万吨/年),在建8个(绿氢产能19万吨/年)。
基础设施推进: 建成加氢站14座,全国首个“西氢东送”管道示范工程及达茂旗至包头输氢管道前期工作已启动。
产业链覆盖广泛: 碱性电解槽、气液分离器、储氢材料、输氢管道、燃料电池、氢能重卡等装备制造环节基本完备。
协会搭台,共促发展
丁文祥介绍了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的关键作用:
搭建交流平台: 每年在全区12个盟市轮流举办1-2次氢能论坛及装备展,促进企业合作。
推动标准建设: 联合企业、院校制定制氢、储氢、加氢、燃料电池应用等多环节地方及行业标准。
促成项目合作: 2023年首届中国(内蒙古)氢能论坛促成签约185亿元;2025年5月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再签约150亿元氢能项目。
直面挑战,寻求合作共赢
丁文祥也坦言当前挑战:绿氢生产成本高、储运技术待完善、基础设施与市场需加强培育。他表示,本届大会汇聚全球专家与头部企业,是内蒙古汲取先进经验、拓展国际合作的宝贵契机。内蒙古将积极交流,探讨引入前沿理念与技术。
展望未来,共绘氢能蓝图
丁文祥展望,在全球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和技术革新驱动下,氢能产业前景广阔。内蒙古将充分发挥优势,深化与国内外企业及机构合作,积极参与产业交流,提升整体水平,期待与伙伴携手推动氢能创新与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他最后感谢主办方搭建平台及各界对内蒙古氢能产业的长期支持,坚信在共同努力下,氢能产业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