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准格尔旗在绿色矿山建设中,不仅仅是把地表种上树,把塌陷区固化,而是让生态变绿的同时要为当地百姓留下一个绿色产业,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站在复垦区观景台上,准格尔旗昶旭煤矿矿长高彦杰指着眼前万亩光伏板,语气坚定,“这片土地借给我们开采资源,我们必须还得更好。”

图片

位于纳日松镇的昶旭煤矿区,采煤塌陷区上已不见煤灰飞扬,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排列的光伏板阵列。

昔日煤炭开采留下的塌陷区上,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解水装置转化为氢气——这是准格尔旗昶旭煤矿区的日常场景。

图片

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由三峡能源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达23.5亿元,规划利用昶旭煤矿、远兴矿和柳林沟矿等矿区的采煤塌陷区、采煤回填区建设光伏电站。

光伏场区用地共计9788亩,装机容量约为480MWp,同时配套1座新建220KV升压站,通过高压输电线将绿电输送至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制氢厂区。

“项目20%并入电网,剩余80%光伏发电用于制氢。这种模式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的双重生态效益,将原本难以利用的矿区废弃土地转化为可再生的能源生产基地。”高彦杰说。

图片

项目规划在制氢站建设15台1000Nm³/h碱液电解槽,年产氢气约1万吨,氧气约8万吨。光伏年发电量约7.4亿度。氢能的消纳渠道也在这里进行了创新布局:氢气将主要供给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及矿用氢燃料电池重卡使用。这为项目构建了自产自销的闭环产业链,解决了绿氢的市场出路问题。

同时,该项目采用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其技术核心在于实现了全过程低碳环保、绿色无污染。与传统能源相比,纳日松光伏制氢项目的环保效益显著。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21.4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40万吨,二氧化碳约68万吨。

图片

2023年6月29日,全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产出第一方“绿氢”。标志着内蒙古正式掀开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的帷幕。当第一公斤绿氢从这里产出时,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路径将在此得到验证。

准格尔旗的产业转型思路清晰,“光伏+矿区治理+制氢+氢能应用”的综合模式,为传统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项目利用矿区废弃土地发展清洁能源,生产的氢气又用于矿区运输车辆的清洁化改造,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的产业链。

板上制氢,板下生金。准格尔旗昶旭煤矿复垦区以“建设生态、经营生态、优化生态”为发展理念,依托万亩光伏产业布局,以光伏为中心辐射点,打造“光伏+”新发展格局,形成集“风、光、农、牧、林、草”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园区。

微风拂过准格尔旗昶旭煤矿复垦区的草木,光伏板下的沙棘与柠条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这片8800多亩的复垦区曾因露天开采而伤痕累累,而如今却成了准格尔旗绿色矿山建设的最佳注脚。

图片

“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中的场景如今照进了煤矿。板上发电,板下养殖,集中连片的深蓝色光伏板构成了一片“蓝海”,360只羊在板下悠闲地吃草。

图片

在准格尔旗昶旭煤矿复垦区,曾经的排土场已变成生态经济区,1040亩经济林里苹果树、欧李、兰州大杏和鸡心果等林木郁郁葱葱,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采煤不见煤,鸡鸭成群、有花有果、绿树成荫……这就是准格尔旗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复垦率55.65%的准格尔旗昶旭煤矿,始终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建设绿色矿山。2021年,该矿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国家一级矿井验收,被评为国家级高产高效特级矿井。

图片

“‘光伏+’项目共计投资2700万元,该项目将通过‘岗位开发、服务创收’机制,带动农户融入现代乡村产业,解锁更多就业、消费场景,其中提供环卫、养殖等14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依托企地企民共建分红机制,双渠道促进农户增产增收。”高彦杰说,2023年,煤矿荣获全旗“企地合力助推消费帮扶助农爱心企业”称号。

图片

2023年,准格尔旗昶旭煤矿的《露天煤矿采空区提前垮落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膺“2023年度煤炭行业标杆案例”。荣誉背后是持续多年的生态投入,累计投入超2亿元进行生态修复,高质量完成复垦绿化8800多亩,作出了从采空区到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样本。

该煤矿创新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双管齐下”的治理模式,对边坡实施台阶式土方工程和沙柳网格式生物工程,网格内栽植沙棘、柠条、苜蓿等耐旱植物。

2018年,准格尔旗昶旭煤矿与砒砂岩区生态安全保障技术科研组合作,将“十三五”科研课题研究基地设在矿区,为鄂尔多斯露天开采土地恢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延续至今。2025年,煤矿继续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十余家机构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

图片

正如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专家在砒砂岩治理项目验收时所言,这里的生态修复已超越简单复绿,形成了“生态治理与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绿色矿山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准格尔旗两座煤矿获得的国家级5A认证上,更融入昶旭煤矿复垦区郁郁葱葱的林木中。

图片

高彦杰展望未来时表示,“我们坚守‘取于民而用于民’的初心。煤矿已与周边村镇签订帮扶协议,建设产业扶贫种养殖合作社示范基地,棚圈面积达2616平方米,草料棚892平方米,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站在2025年的节点,准格尔旗绿色矿山建设正迈向更高目标。旗政府明确表示,将持续高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四化”目标: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信息管理数字化。

未来,准格尔旗,绿意更浓、绿能更足。

来源: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